我也是有過去的
我在工作的前幾年,對未來方向很不確定,一直跳來跳去。
我也是有迷茫過的人啊~
我後來在某系統整合廠商擔任專案經理,但因為那份工作太過忙碌,
以及要夜間職班的關係,傷了身體,就離職了。
我原本打算回去做 SAP 工程師的,
因為用人單位的系統已經上線了,我去就是維護而已,
心想應該會是個穩定的工作,當時的我就是沒有太大的企圖心。
被前主管挖角
我不知道為什麼,直接在 Facebook 公開我要找工作的消息。
結果!我的一家前公司主管打電話給我。(可見我做人還蠻成功的 XD)
他告訴我「公司現在跟 Google 合作,你回來的話,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他要我回前公司負責推展 Google 的業務。
我其實想了蠻久的,「真的要去嗎?」
當時真的非常掙扎,表面上聽起來很棒,
實際上就是要從無到有把從產品、售前到業務的流程建立起來,
後來我還是決定再衝一波看看,如果成功了,
也許就能擺脫之前跳來跳去的工作情況。

正式接觸 GCP
於是我開始擔任 Google 其他產品的 Presales,
但由於種種因素,產品沒有賣得很好。
後來公司調整策略和人力,開始賣 GCP,
當時我完全不懂 GCP,
只能厚著臉皮詢問資深的同事,慢慢學習 GCP 的各項功能。
不過當時沒有做案子的機會,碰到客戶就純粹報價,
然後客戶自己操作 GCP,有問題再問我們。
現在看起來,我們提供的服務也太差了!!
有案子都不試著接,所以 GCP 的技能提升非常慢,
我連 Load Balancer 都是自己瘋狂練習一個月才學會的。
跳槽去別家代理商
後來我就轉往另一家代理商工作,
(就是一般職場常見的原因,你懂的)
新的主管技術很強、人脈很廣,又很會接案,
在大量案子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卯起來練習 GCP 的各項功能,
很多功能都是我從來沒做過的,怎麼辦?
就是自己上網查詢相關文件,自己從零開始設定,然後測試。
我做過了上巿遊戲公司、電子支付公司、區塊鏈公司、
大型政府單位、AI 公司、上巿電子商務、上巿零售公司等等,
因為當時人力不足,所以每個客戶我都做過,
累積不少架構經驗,薪水快速破百。

當時也成為公司研討會的主力,
從 Compute Engine、Load Balancer、Cloud CDN 到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BigQuery、AI 與機器學習等等,
每個主題我都講過,大量提升對抽象技術的表達能力,
讓我不是只會做,而且也很會講,只有我講的客戶才聽得懂,
我幾乎都是 Live Demo,直接在幾十位觀眾面前,
從零架設環境,如果出包還要想個辦法轉一下,
漸漸地,我也有機會站上大型研討會的舞台分享 GCP。
晉升架構師主管,培訓新人
後來我順利獲得晉昇成為架構師主管,開始招募人才,
不過巿場上碰過 GCP 的人非常少 (所以趕快來轉職吧),
我們找到的人才也要再加以培訓,公司也沒有什麼學習資源,
還好我每個案子都有累積各種簡報和操作手冊,
我獨自整理出一整套新人學習的教材。
我也對每位新人手把手教學,定期在公司辦理讀書會分享技術,
後來他們都成為獨當一面的架構師,
幫公司接了更多更大的案子,成為公司營運的主力。
開始做自媒體
由於我這個人就是很想紅,
一直想做自媒體,我經過主管同意,
開始在業餘期間建立 Youtube 頻道,分享 GCP 的教學。
剛開始前幾支影片,都是 0 訂閱。
當時也會懷疑,我的影片這麼有價值,怎麼可能沒有人要看?
沒關係啦,反正我就是硬著頭皮一直做,
直到發布第 4 支影片之後,剛好有事在忙沒再更新,
頻道突然從 0 爬到 13 訂閱,令我又驚又喜!
此時就確定我做的內容應該是對大家有幫助的,
更加強我持續發布影片的決心。
正式辭職創業
直到 2023 年 5 月時機成熟,辭職創業,
因為身上帶著豐富的 GCP 經驗,就有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除了我自己開發的線上課程,
我也開始接到一些顧問案、企業內訓、線上諮詢等等,
最近還有專欄的邀約在洽談中。
由此可見,GCP 的需求是真的不斷在成長,
不管你是在公司擔任雲端架構師,還是創業接案或擔任顧問,
你都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像我帶過的幾位架構師,後來也跳槽到更好的公司去發展,
薪水也直接破百,每季都有很棒的旅遊福利。
連創業的我都反過來羨慕他們(因為沒人發年終給我哭哭)。
因此,走對產業很重要,找到快速提昇的路徑也很重要。
看到這裡,你是否願意給自己一個突破現狀的機會呢?
參考一下我累積多年經驗所開發的課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