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聽 7-11 資安主管林寬宜的演講,摘要重點如下:
在「產業環境與挑戰」的更大背景脈絡下,零售業正積極擁抱數位轉型,
作為應對快速市場變化與嚴峻經營挑戰的核心策略。
整體而言,零售業的營運正從傳統模式轉向「高度依賴科技」與「數據驅動」的數位化管理,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優化消費者體驗。
一、 零售業營運面臨的關鍵痛點與挑戰

零售業被描述為一個「變化蠻快的一個產業」,市場「永遠都有在重分配」,這使得業者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
在此背景下,經營痛點凸顯了數位轉型的迫切性:
- 嚴重缺工問題:
一般勞動者傾向轉往外送平台等工作,因為接單方便、薪水相近,而便利商店店員需學習結帳、收包裹、煮咖啡等多項複雜技能,導致人力難找且流失。
- 營運成本攀升:
法規變動(如一例一休、年假增加)導致營運成本顯著上升(例如,多五天年假可能增加4千萬到5千萬台幣的成本)。
此外,為提供多元服務(如現煮咖啡、熱壓吐司),設備投入和電費持續增加,擠壓獲利空間。
- 高競爭密度與業態模糊化:
台灣便利商店密度極高,約 13,000 家店,平均約 2,000 人養一家店。
同時,不同零售業態(如量販店、超市、便利商店)及業種(如藥妝店兼賣零食、國外店鋪賣模型)之間的界線日趨模糊,競爭超乎想像。

- 複雜且高難度的門市營運:
便利商店店格小、商品數有限,但每日配送趟次多,對物流效率要求極高。
店鋪多位於市中心,租金高、人力難尋,且店員需處理多樣化且複雜的作業。因此,門市作業效率的提升成為獲利關鍵。
二、 數位轉型的策略與應用

為應對上述痛點,零售業者積極導入數位工具與 AI 技術,將營運模式從勞力密集轉向科技驅動。
提升門市作業效率為核心目標:
- 透過與Google等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其工具加速數位化轉型,目標是「提高效率,不然就是學」。
- 數位化工程的思考點在於針對重複性高、作業複雜、易出錯且導入成本高的環節進行優化,關注導入速度與易回復性。
Google AI 工具的應用:
- 底層基礎設施:
推薦使用 TPU (Tensor Processing Unit) 作為AI相關應用的基礎設施,因為Google自身大部分的模型都在TPU上運行,使其模型相對便宜,且在GPU無法達到的某些特定領域,TPU的效果會更好。
中間層 – GCP (Google Cloud Platform):
使用者可以自行編寫程式碼,將每個模型與自己寫的agent溝通,形成統一的框架。
上層應用 – Vertex AI:
這是一個多模態的AI開發平台,不只支援專業程式碼 (procode) 開發,也支援其他方式,並能提供更多高階有趣的應用。
具體的數位轉型實例:
- 。Google Maps/My Business 應用於營運管理:
.透過與 Google 的系統串接,掌握並更新旗下 7200 家店鋪的精準資訊,取代過去群眾協作可能帶有情緒性評價的模式。
.將Google評論應用於營運決策,例如,7-ELEVEN 會查看 Google 評論(特別是三星以下評價)以改進門市動線(如 ATM 與廁所動線衝突),並要求區顧問進行改善。
.利用店鋪經緯度資訊進行展店分析,例如根據同業高績效店鋪的位置來尋找潛在的新店點。
.數據分析商品績效,如發現霜淇淋佔比下降,則能迅速調整設備或經營策略。
.在Google地圖上投放廣告內容,進行店鋪的行銷推廣.
- No-code 開發工具 (AppSheet):
。大幅縮短內部系統開發流程,從過去的半年至一年縮短至數小時,極大化提升開發效率。
。已廣泛應用於公司內部 17 個部門,開發出超過 30 個工具。
。案例:過去人工巡店拍照回傳統計門市狀況需耗時數天,現在透過 No-code 開發的 APP 可將流程縮短至一個小時。
。應用於關係企業,並將過去實體印刷的行銷雙週刊改為電子書,節省大量印刷成本.
- AI 應用於門市自動化與智慧化:
。自動化結帳:如在無人店或部分門市導入影像辨識技術,顧客拿取商品到櫃檯即可自動辨識金額並顯示QR Code,簡化結帳流程,實現「省力化」。
。影像辨識:應用於防盜 (偵測異常行為)、貨架管理(即時辨識商品擺放是否正確,取代人工盤點)及人流分析。
。AI 搜尋:運用向量演算法提升搜尋精準度與關聯性,即使輸入錯字也能找到相關產品,提高電商平台的搜尋效率。
。AI 文案客服:與外部廠商合作,利用AI訓練文本來解決重複性高的顧客問題(例如iOPEN Mall 80%的賣家問題可透過此解決),達到自動化應答、快速找到答案的效果,同時降低人力成本。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考慮運用RPA工具串接各個系統端點,進一步自動化流程。
善用外部資源與合作夥伴

- 。不迷信「公司規模大就要自己開發所有東西」的迷思,強調尋找「好的夥伴 (Partner)」如同「陪練員」的重要性。
。透過外部廠商加速內部數位化進程,例如與專精文本訓練的廠商合作開發AI客服,不僅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且能快速上線。
。Google作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不僅提供技術支援,其後端客服團隊也能在系統問題發生時提供即時協助.
組織變革與人才培育
- 。在公司內部推動組織變革,例如在數位流程中,每個部門培養 1 至 2 名「種子」人員學習 No-code 開發,提升內部數位能力,並在遇到問題時能獲得外部夥伴的快速協助。
總結
總結來說,零售業的營運正經歷一場由內外部壓力驅動的全面數位轉型。
透過引入AI、No-code開發、雲端基礎設施以及策略性地運用外部資源,
旨在將傳統勞力密集的營運模式,轉變為高效、智能且數據驅動的體系,
從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獲利空間。